-
【福田区招商】人工智能金融融合沙龙聚焦湾区创新发展新机遇
在深圳福田保税区长富金茂大厦举办的一场科技创新沙龙中,聚焦人工智能和金融科技主题,吸引政府代表、机构专家及本地企业嘉宾参与,推动大湾区招商引资进程,旨在汇集众智、传播创新思路,加速区域经济整合与科技产业升级。此次活动促进了深圳科技生态建设,助力湾区现代化体系完善。 一、事件概况和背景拓展 科技创新沙龙在深圳福田保税区隆重举行,旨在搭建高端对话平台,参与者包括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及企业代表。活动聚焦人工智能和金融科技前沿议题,呼应全球数字化趋势。近年来,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应用日益广泛,权威报告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指出,AI技术已重塑金融服务模式,提升效率与普惠性。深圳作为国家科创中心,正通过政策引导和产业协同,推动此类沙龙成为科技招商引资的关键渠道。这不仅强化湾区创新链条,还为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二、主题分享与领域聚焦 沙龙核心议程围绕人工智能在金融科技的实战应用展开。金融机构代表分享了“数据孤岛”的成因与破解策略,强调数据共享机制对提升金融系统韧性的重要性;科技公司创始人探讨人工智能在小微企业和消费升级场景的赋能作用。拓展权威资料如中国科技部白皮书所述,数据孤岛源于数据碎片化问题,需构建安全合规的共享平台。人工智能驱动普惠金融实践,能优化风险控制与服务可及性,助推数字经济增长。这些见解体现了湾区科技企业结合本地需求创新,助力深圳打造国际化金融科技中心。 三、圆桌讨论议题深化 圆桌环节涵盖金融科技发展历程关键节点、普惠金融实施方法、新场景探索及潜在风险防控。参与者共同剖析了行业转型关键期,例如普惠金融需借助科技解决包容性问题;新应用场景如智能风控和数字支付正加速扩展;未来风险管理需注重技术伦理与监管协调。世界银行研究显示,普惠金融推广依赖人工智能工具降低成本,大湾区政策框架正加强此领域合作。这些讨论汇聚专业洞见,强调了深圳科技生态中产学研协同的必要性,以防范算法偏见等风险确保可持续发展。 四、整体目标与区域影响 活动目标在于寻路科技创新路径,传播大湾区建设新思路,加速资讯流通,赋能湾区现代化体系。例如,权威资料如深圳市科创委规划强调,此类沙龙促进跨域交流,提升深圳引资吸引力,助力区域科创集群升级。未来,聚焦人工智能金融融合将持续驱动湾区产业创新,推动深圳在全球科技竞赛中保持领先地位。这种整合式探索不仅响应国家战略,还为大湾区民生与经济协同发展奠定基础,彰显深圳国际门户的引擎作用。
2025-07-11
-
【福田区招商】福田区减租政策覆盖企业助推招商引资
福田区减租政策覆盖企业助推招商引资 在2023年,深圳市福田区面对疫情冲击,积极实施防疫惠企措施,通过出台“福企”系列政策体系,旨在减轻企业经营负担、促进复工复产与招商引资。该政策体系包括“福企”11条和新十条,累计安排约1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其中针对租用政府及国有企业物业的企业,已有348家获得租金减免约7000余万元,有效稳定市场主体并提升营商环境吸引力,助推区域经济稳健发展。 一、防疫惠企政策体系全面推行 在2023年,深圳市福田区基于疫情应对需求,率先推出全国首个县区级政府专项防疫政策“福企”11条,随后又推出《防控疫情同舟共济“福企”新十条政策》。这些政策覆盖租金减免、劳动用工支持等多领域,旨在通过财政杠杆缓解企业压力。政策强调以减租为核心抓手,重点针对租用区政府及区属国企物业的中小企业,体现精准施策。据官方资料显示,政策设计充分考虑区域经济韧性,通过减租等举措降低企业成本,间接促进招商引资,吸引外部资本流入,助力福田区作为深圳核心城区的产业升级。该系列政策的推出,得益于广泛的企业需求调研,确保内容紧贴企业痛点。 二、减租措施实施细致高效 减租作为政策核心环节,在2023年得到系统化落实。针对租用区政府及区属国有企业物业的企业,福田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牵头推动租金减免流程,覆盖348家签约单位,总金额约7000余万元。同时,政策扩展至社会资本层面,包括集体股份公司启动减租行动,涉及上万家场所,预计总额约数千万元;此外,多个产业园区发布租金减免方案,撬动社会商业综合体参与,惠及更多企业单位。实施过程中,采用简化审批机制,企业通过线上平台提交申请后,相关部门快速核验,确保政策红利及时兑现。这一多层级减租网络,整合了政府资源与社会力量,为企业提供持续运营保障。 三、企业群体广泛受益显著 在2023年政策实施中,企业受益面不断扩大。除348家核心减租企业外,相关政策如劳动用工支持和金融类补贴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多家代表性企业反馈显著减轻负担。例如,某一酒店单位表示,通过租金减免及其他帮扶项目,可获数十万元直接支持,帮助维持用工稳定和业务恢复。此外,政策惠及零售、餐饮等行业中小企业,缓解现金流压力。整体减租行动强化市场信心,促进企业投资决策,部分受益企业已启动扩容计划,反馈政策的长期积极效应。 四、经济促进与招商引资深化 政策效果延伸至招商引资领域。在2023年,通过减租等举措,福田区优化了营商环境,吸引外地企业考察投资。例如,减租降低入驻成本,直接提升区域吸引力,促成新项目洽谈。据相关评估,政策体系间接拉动产业升级,支持科技创新企业集中发展。同时,聚焦产业链整合,通过减租为企业腾挪资源,加速产品研发和市场扩张。最终,政策构建了企业扶持生态,助推福田区经济在挑战中实现韧性增长。
2025-07-11
-
【福田区招商】深港携手共建专业人士创新创业基地引领融合发展
深圳市在积极推动招商引资的战略背景下,近期举行了深港专业人士创新创业基地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标志着深圳与香港在专业服务领域深化合作的新举措。该基地将为香港专业人士提供一站式支持,助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进程,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一、背景与签约仪式概述:该活动在深圳市福田区新媒体产业园成功举行,签约仪式明确发生在深圳市深化与香港合作的关键年度,旨在响应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政策。深圳市政协有关领导出席活动,强调了该基地作为促进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旨在整合深港专业资源。根据深圳市政府官网和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相关政策文件,此次活动体现了深圳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并为香港专业人士进入内地市场创造便利条件。 二、基地组织结构与合作机制:深港专业人士创新创业基地由深圳市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员会支持推动,深圳和香港相关委员共同倡议组建。深圳市安和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负责全面筹建管理和运营工作,香港专业人士协会发挥其在港资源优势,开展宣传推介并为有意入驻的专业人士提供支持。这种合作模式借鉴了深圳市与香港的成熟平台,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经验,确保资源共享和双向互动,旨在建立高效、权威的合作框架。 三、服务内容与专业支持:该基地将提供一站式创业孵化和营商支持服务,包括便捷办公设施、政策咨询和业务申办协助,重点为香港专业人士在深圳开展业务减少障碍。此外,双方计划联合打造深港专业服务市场供需对接平台,组织专业交流活动并启动高层次人才培训计划。基于深圳市人才发展局发布的信息,这些服务将聚焦金融、法律和科技创新领域,为深港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增强两地专业市场竞争力。 四、未来发展规划与社会影响:基地目标成为具有较强影响力和辐射力的深港合作平台,通过持续推动招商引资和创新项目孵化,预计将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深圳市规划部门文件显示,该基地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整体战略,与类似项目如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形成协同效应,促进专业服务国际化。此举有望提升深圳在全球创新网络中的位置,并为香港专业人士拓宽职业发展渠道。
2025-07-11
-
碳中和基金亮相福田赋能绿色发展
(一) 2021年,深圳福田引导基金联合柏纳基金共同设立的深圳柏纳碳中和基金正式签约落地。该基金是我国首只专注于碳中和领域的专业化投资基金,也是福田区政府在招商引资领域的重大突破。作为全球智能制造领军企业金风科技与政府引导基金的合作示范项目,基金聚焦新能源产业链的技术创新与项目孵化,旨在通过市场化运作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低碳产业。这一合作模式得到国家发改委公开报道肯定,被视为金融支持实体产业绿色转型的创新实践。 (二) 基金的核心运作逻辑围绕"双碳"目标构建投资生态。公开资料显示,其重点布局领域包括可再生能源应用、智能电网改造、工业节能减排等核心技术环节,初期管理规模未公开披露但目标明确:通过产融结合为优质企业提供全周期资本支持。在基金签约同期,深圳香蜜湖上市加速器举办"金融科技与新能源产业投融资路演",20余家绿色技术企业参与项目对接。深圳证券交易所官网信息指出,此类平台将加速碳中和领域的技术转化与市场应用。 (三) 福田区作为高密度中心城区,其双碳路径对全国具示范意义。《深圳市福田区绿色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要求建立多元化绿色投融资机制。该基金的设立直接回应政策导向:一方面撬动民间资本填补绿色项目融资缺口;另一方面通过金风科技的产业资源导入,构建"技术研发-场景落地-规模推广"闭环。中国环境报评论指出,政府引导基金与龙头企业的深度协同,可有效解决新能源领域早期项目的风险分担问题。 (四) 基金的运作模式凸显三大创新价值:其一,开创政府引导基金定向支持碳中和产业的先例,为国家层面推动同类基金设立提供范本;其二,通过智能制造龙头企业的技术标准和供应链体系,建立项目筛选的产业标尺;其三,依托深圳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实现环境效益量化评估。据生态环境部下属研究机构分析,此类专业基金有望破解绿色项目评估标准不统一、融资渠道单一等痛点。 (五) 中长期看,该基金的影响力将延伸至制度层面。其投资管理流程中纳入碳中和绩效追踪体系,与深圳碳交易市场形成数据联动。财新网引述专家观点称,市场化基金参与碳核算实践,将为构建统一的国家绿色金融标准提供底层数据支撑。福田区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将以该基金为基础探索设立"双碳"项目库,推动绿色投融资规则与国际标准接轨,助力深圳建设全球可持续金融中心。
2025-07-01
-
【2012年】【深圳招商】云南六大茶山普洱茶进军深圳市场,推动产业新发展
云南六大茶山普洱茶进军深圳市场,推动产业新发展 在招商引资的大背景下,云南六大茶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拓展市场,以投资为驱动,推动普洱茶产业发展。此次进军深圳市场,不仅是企业自身的战略布局,也为两地产业交流搭建桥梁,有望助力相关产业园区的协同发展。? 历史悠久的云南六大茶山? 云南六大茶山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明朝。明隆庆四年(1570 年),车里宣慰使刀应勐将其管辖地划为 12 个版纳时,“六大茶山” 为一个版纳 ——“茶山版纳” 。清乾隆进士檀萃在《滇海虞衡志》中记载,“普茶名重于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砖、六曰慢撒,周八百里” 。古 “六大茶山” 三国前就有茶树种植,三国以后茶作为商品与外地贸易,唐、宋已形成茶叶商品基地,明洪武年间被划作单独行政区域,清中叶茶山鼎盛,产品远销多地,普洱茶从此闻名中外。(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普洱六大茶山”)? 实力强劲的茶企? 云南六大茶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及销售普洱茶、红茶、绿茶的企业。该公司产品多次在国内外普洱茶名优产品评比中获奖。“六大茶山” 牌茶叶凭借过硬质量,获国务院扶贫办授予的 “国家扶贫龙头企业” 称号,也是农业部授予的 “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的 “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六大茶山” 品牌被认定为 “云南名牌” 。? 特色产品强势推出? 公司此次开业将强势推出诸多特色产品。其中,六大茶山十周年纪念茶意义非凡。贺开庄园系列的 “秘境”“禅境”“意境” 也备受瞩目。2011 年 6 月 13 日,公司成功取得西双版纳勐海贺开古茶山综合开发权。贺开古茶山是世界上已发现的连片面积最大、密度最高的古茶园,总面积 1.62 万亩,古茶树总棵数超 200 万株。该项目总体规划方案已通过评审,项目区域 100 平方公里,开发规模 8.9 平方公里,总投资预计达 15 亿元,建成后将成为西双版纳代表性的 5A 级深度度假游景区 。? 进军深圳市场的意义? 公司此次进军深圳,意在将 “百年古方 人文普洱” 的企业精神传递给深圳消费者,让茶友在普洱茶香中品味六大茶山的品性与风骨。随着云南六大茶山深圳经营部在福田区振华路一号开业,深圳的消费者将有更多机会接触和了解来自云南六大茶山的优质普洱茶,这不仅丰富了深圳的茶叶市场,也为云南普洱茶产业拓展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
2012-10-11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